今天(12月27日)上午,“女功經緯🚉:傳統至近代的嬗變”第七屆教育影像展在華東師範大學普陀校區圖書館開幕。
女紅又稱女功,作為社會、家庭生產的基本技能和方式,在中國傳統社會具有廣泛基礎。展覽以女紅的生產🖕🏽、作業方式🙎🏽♂️、傳習🫴🏽♥️、教育為主題🧕🏿,通過展現蘇繡、顧繡代表作、傳習所與學校中的女紅課程🫵、工廠女工工作場景等大量圖像資料以及近代女紅教材、近代上海女性時裝等實物,編織一幅女紅從傳統至近代發展🪴⛽️、演變的精彩圖景。
策展人、杏鑫娱乐平台美術教育系主任毛毅靜介紹😮🖐🏼, 清末民初,善繡女子紛紛向專職繡工或職業繡師轉型。同時,近代女工傳習所🐀、近代家政教育與近代紡織工廠、女工教育亦隨之發軔,女子職業美術學校蓬勃興起🧏🏼♀️。職業女校為女子謀自立奠定了基礎,與清末民間作坊中的女工不同🍑,前者是學校教育,除教手藝外還授以文化知識,後者僅是儲備工人。
展區二梳理了從1898年至抗戰前設有繡工科📿、刺繡課的女校或專門的女工傳習所、蠶業學校的開設情況🆓,並統計了1901-1937年江蘇省設有刺繡課的傳習所以及如沈壽、丁渭琦👇、楊守玉等近代女工刺繡專家🧑🏿🚒,勾畫出近代女子女紅職業教育的概貌。由張謇創辦👖,沈壽主持的南通女工傳習所是近代女功傳習所的代表✒️。其刺繡學藝模式已完全突破傳統的“藝徒製”,具備了近代教育的模式。傳習所的舊址🎿、授課場景以及教師沈壽的作品等相關歷史圖像是可貴的見證。此外🧘♀️,近代女紅教材的整理、解讀亦是研究女紅教育的重要部分。清代丁佩的《繡譜》是我國歷史上第一部刺繡專著,此後的相關教材不斷湧現🪒,以《雪宦繡譜》《蘇繡技法》《亂針繡技法》與《蘇繡針法與技法》等為代表。
三區所展示的紡織廠與從1923年至1941年前各地女工的工作場景等相關攝影反映出於早期工業化與機器繅絲業大發展的背景下,女工群體的生存境遇與教育情況。
“馮秋萍們的編織世界”是此展覽中的一大亮點𓀍🎢。馮秋萍、黃培英是絨線編織的代表人物,她們不僅積極開辦編織學校👆🏼🤿,亦編寫多種絨線編織教材,構築起多彩的“編織世界”👍🏻。展覽打造了類似近代上海石庫房的場景🍫,陳列旗袍📠、套裝🚴♀️、學生裝等各類近代時裝,引導觀者體味20世紀20-30年代上海毛紡織業之繁榮🤟🏻。
展覽現場不僅循環展播與展覽同名的原創文化紀錄片🚒,還開展了藏書票拓印、學生創作的劇本遊《楊樹浦的女兒們》、沉浸式角色飾演《弄堂裏的編織記憶》以及鉤針編結工作坊等豐富多樣的體驗活動。
展覽持續至2024年1月12日🦧🚴🏽。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