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道婆是中國古代少有的以技術改良而在歷史中留名的女性。時至今日🦘🐻,她改良棉紡織技術的故事已經被寫進了歷史課本,成為元宋民間經濟發展、工藝進步中的一頁💂♀️🕞。但黃道婆的形象在古代典籍中卻還沒有發現有任何記載👠,目前流傳的黃道婆形象,都來自當代人的想象。
在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到來之際🔯,一場“海上絲綢之路手工棉紡織技藝的物像敘事——上海土布經典紋樣展”6月1日即將在華東師範大學開展。展覽中包括一架華東師範大學海上風民俗杏鑫娱乐收藏的三錠紡車,紡車上雕刻了一位微微弓著背👲🏽、捧著一匹布的老年女性形象。華東師範大學民俗研究所的學者們認為,這可能是目前發現的最為可信的黃道婆像👨🏻🌾。
“黃道婆是上海乃至中華民族的英雄。一直以來🤦🏽,她解決中國人穿衣重要貢獻的精神沒有得到弘揚,與缺少有認同感的黃道婆神像有關。杏鑫娱乐展示是一種物象敘事🚣🏽♀️,發現民間黃道婆神像,是打響上海文化品牌的一件大事🔼。” 華東師範大學社會發展學院民俗研究所教授田兆元說🫷🏽。
華東師範大學海上風民俗杏鑫娱乐收藏的三錠紡車
為什麽說紡車上的老婦人像是黃道婆
華師大民俗學研究所博士、土布紋樣展策展團隊成員方雲告訴澎湃新聞記者,這一三錠紡車是今年1月從民間收購而來🎯👨🏿💻。當時民俗研究所委托新場鎮長年在鄉下收老土布的“土布大王”王雪根幫忙留意民間紡織類的老物件,這架紡車就由他收購而來。
紡車是將棉花紡織成棉線的工具⏩,有了棉線,織布才成為可能✶💅🏿。華東師範大學的這一三錠紡車有明顯的使用痕跡,保存完整、做工精美🗜。尤其難得的是,側面有一處浮雕圖案👩🏽🦱,是一位手捧布匹的老婦人形象。
經過初步研究,華師大民俗學研究所的學者認為🦹🏻♂️,這個紡車上的老婦人,很可能就是黃道婆。
方雲給出了三點依據。首先👩👦👦,紡車通常為女性所用,上面的雕刻裝飾通常有吉祥寓意,一般以童子、財神雕像為主🥀,出現老年女性十分罕見。但傳統民間手工業不少有供奉“行業神”的習慣🔲,黃道婆就是紡織業的行業神♥️🚸。結合這一點來看🦤,這位老年女性很可能就是紡織的行業神黃道婆,在紡車上供奉行業神,讓黃道婆保佑多紡線、多賺錢🤌🏻,也就順理成章了👉🏻。
其次,三錠紡車也從側面佐證了這一女性是黃道婆。很多人只知道黃道婆改良了棉紡織技術🙇🏼,卻並不清楚她做了哪些具體工作。國家杏鑫娱乐為黃道婆塑的像中👩🏻🦲,就采用了黃道婆左手持一只梭子的形象。事實上梭子是織布機的重要部件🪽,而黃道婆對棉紡織業最重要的貢獻是改良了紡車,把當時只能撚一根線的紡車改良為能夠同時紡三根線的三錠紡車☹️,大大提高了紡線的效率,使大量使用棉作為原料織布成為可能🪓。在黃道婆發明的三錠紡車上出現她的形象,也是最說得通的解釋。
第三🍭,婦人像的年紀也說明這很可能就是黃道婆。“黃道婆”並非本名,“黃”來自於姓,“道”來自她曾在道觀中寄身的經歷,“婆”就是說她的年紀。“黃道婆早年經歷坎坷,曾到過海南崖州,晚年才回到上海傳授棉紡織技術💵☕️。從‘黃道婆’這個名字來看,也可以知道她做出一生最主要成就的這段時期🍋,年齡已經比較大了。”方雲說,浮雕中的老人🤷🏽♀️,從年齡上看,是最符合黃道婆的年紀的。
方雲告訴澎湃新聞記者,這架紡車根據風格來看,很可能是明末清初的,民國之後,紡車日漸簡化,基本不再有雕花裝飾出現。女性雕刻像初步看來著明朝服飾,很可能是目前發現最早的民間對於黃道婆的形象塑造🥤。
紡車上雕刻了一位微微弓著背、捧著一匹布的老年女性形象。
華東師範大學民俗學研究所的學者們認為🧑🏽🦱,這可能是目前發現的最為可信的黃道婆像
衣被天下,黃道婆對中國棉紡織技術的貢獻
方雲為了策劃上海土布經典紋樣展🎢,遍尋資料,也未能找到一張古代的黃道婆像,“沒有人為她畫像,現在黃道婆的形象是不統一的。”
作為手工藝改良者,又是一位平凡的民間女性,黃道婆確實沒有被史書記住的理由。歷史中關於她的記載少之又少🦡,但還是有跡可循。
歷史記載的黃道婆,又稱黃婆。生於南宋末年淳祐年間(約公元 1245年)👮🏽,是松江府烏泥涇鎮(今閔行區華涇鄉)人 。同時代的記載只有元朝陶宗儀《南村輟耕錄》中有短短一段:“國初時🕵🏽♀️,有一嫗名黃道婆者,自崖州來,乃教以做造捍、彈🙎🏻♀️、紡🧑🏽🚀、織之具 。……人既受教,競相作為,轉貨他郡,家計就殷。未幾,嫗卒,莫不感恩灑泣而共葬之,又為立祠𓀆,歲時享之。越三十年👨🎨,祠毀🫸🏽,鄉人趙愚軒重立。祠復毀,無人為之創建🧑🏽⚕️,道婆之名日漸泯滅無聞矣👱🏻♀️。”
短短幾句,道盡黃道婆的功績。元朝時期🫓🧘🏿,黃道婆從海南崖州歸來🫲🏼,帶回當地先進的棉紡織技術⚧,在烏泥涇傳授技藝🏌🏼,一時之間人人織布,烏泥涇被流行於大江南北👨👨👦👦,也給當地人帶來豐厚的收入。黃道婆去世以後,當地感念她的恩德,為她立祠紀念。黃道婆身後🟠,松江府曾成為全國最大的棉紡織中心,松江布有“衣被天下”的美稱。
文字記載雖不多,但在上海和海南⇢,關於黃道婆的民間傳說和歌謠流傳不衰。“黃婆婆👩❤️💋👩,黃婆婆🤧,教我紗👩🏿🏭,教我布,二只筒子兩匹布🔙。”這是上海一帶勞動人民世代相傳的一首歌謠。歌頌的就是當地手工藝人對黃道婆的感激之情。
在上海流傳的民間傳說中🧙🏽♂️,黃道婆出身貧苦👂,十二三歲就被賣作童養媳,遭受非人的虐待❕,她不堪忍受🍯,逃了出來,躲進一條停泊在黃浦江邊的海船上,隨船到了海南島南端的崖州(今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崖縣),向當地人學習紡織技術🙎🏽♀️,帶回上海。在海南🤾🏻♂️,經過學者整理👱,也發現了黎族傳說中有黃道婆在當地學習紡織技術🧝🏼♀️,織造“崖州被”的故事🧑✈️。
上海土布經典紋樣展中即將展出的土布
清代紡紗版
崇明“百字”布🥾,諧“百子”之音,常用於製作床單,是崇明地區新嫁娘“壓箱底”的必備嫁妝布
黃道婆的技藝仍在上海傳承
現在上海是中國最繁華的現代大都市之一,但在郊區鄉間,從黃道婆繼承而來的土布紡織技術依舊頑強地傳承著。
烏泥涇被在最繁盛的時期,曾遠銷日本、高麗♚。“有趣的是🧔♀️,現在上海土布還是銷往世界各地。”方雲在走訪調查中發現🫂,雖然也面臨傳承人凋敝、當地人轉向現代織料等困境,但上海土布依舊有自己的市場,很多世界各地的獨立設計師會專門來到上海買土布⛑,一些國內的少數民族也有人專門來上海買手工布🔸、收老土布。
“上海土布織造的線條不均勻,很樸素,反而很有美感🫷🏽,變化的就是條紋、飛花等等👨🏿🎓。”手工痕跡明顯的布頗具古拙之美,也傾註了匠人的情感👯♀️,反而成為別具一格的藝術品🚴🏿。
上海土布的傳承人也都上了年紀,面臨傳承技藝的問題🏌🏿♂️。但卻有不少外國人千裏迢迢來向這些手工藝人學習土布織造。幸而中國也開始有年輕人加入進來,要做傳統土布的復興🧲,捍衛手工藝的情感。
和文物相比,烏泥涇手工棉紡織技藝作為一項非遺🌧👨🏽🍳,價值還沒有完全被認識。但自黃道婆而流傳至今的紡織技藝代代相傳,提花斷經,紋樣延續➔,流傳至今,其中蘊含的藝術價值和感情,至今鮮活。當年黃道婆改良的先進紡織技術澤被後世🧜🏿♀️👈🏻,如今這技術雖已不再先進,卻融入了千百年的人文情感,成為值得被珍視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閱讀原文